家族修煉:全員大惡人

半壺生姜水

修真武俠

如果合眼之前,能重新選擇人生的話……
妳是願意先做九十九件好事,最後做壹件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181章、風雲變幻、天下形勢(下)

家族修煉:全員大惡人 by 半壺生姜水

2023-11-5 16:47

  天下十三州,如果要強分南北的話,那麽大致能以雲瀾古江為界,江北共有八州,從西往東看,大致分別是並、幽、汾、雍、豫、涼、中、冀八州。
  江南則有五洲,依次為徐、青、揚、兗、交五洲。
  古江起源於幽州,先向下過並州,再自西往東途徑雍州南、過徐州北、再往東流過,作為揚、交兩州與冀州的分界線,最後才自交州的地盤流入浩瀚的東海。
  途徑六州之地,又劃天下南北,即便不考慮它灌溉沿途兩岸田地,惠及億萬生靈的水利作用,雲瀾古江哪怕是靜靜的躺在那裏,也註定了它不會平凡。
  神朝時期,天下暢通無阻,不似如今這般閉塞,兩岸數州的經貿交流,交通運輸,乃至大禹神朝對西陲域外諸國的掌控,也多虧了這條江的存在,黃金水道之稱可謂當之無愧。
  即便如今天下,各州相互提防,閉塞不通,各大聖地斷絕了民間的往來,官方對古江都持封禁的態度,但實際上它依舊還在發光發熱。
  天下除了十大聖地之外,還有二十二家天級大勢力,其中有三家幹的,就是漕運的生意,分別是控制上遊的天下水上第壹大幫漕幫,控制中遊位於青揚夾道的陸氏,以及掌控下遊沿途自兗州到壹直到入海口範圍的東海盟。
  單壹門漕運生意,能養出漕幫、陸氏、東海盟,這三個天級大勢力,足見其利益之大,而這三家中的漕幫和東海盟,坐擁戰船百余艘,在所有天級大勢力中的地位,僅次於雷音寺,即便是最弱的陸氏,在其掌控的中遊段,也是當之無愧的江面霸主,哪怕是沿途江岸的聖地,也要給三分薄面。
  這三家都是水上豪強,又依雲瀾古江而生,故天下人將三家並稱為雲瀾三英。
  在地面十大聖地說了算,到了江裏就是雲瀾三英說了算。
  這壹句世人口口相傳千余年的俗語,足以證明這三家,在雲瀾古江全程百萬余裏水域上的巨大影響力。
  ……
  新禹歷1322年八月初壹,入夜
  雲瀾古江徐州境內下遊,夜幕籠罩的江面壹片漆黑,壹盞亮堂堂的飄燈,就如幽浮壹般,自西向東緩緩而來。
  等離的近些了,才能看到,那盞順江而下的燈,原來是壹艘約莫六十丈長的大船,因甲板四周有上百個火把照明,又被江風吹的左右搖晃,所以才會給人壹盞飄燈的感覺。
  那艘船的甲板前端。插著壹只有五丈高的桅桿,桅桿上方壹面金色旗幟正在迎風飄揚,通過時不時搖晃的燈火,依稀能看出那旗幟的上半部分,繡著壹個大大的“陸”字,下半部分,則是三點水滴的標誌。
  旗幟下方,有壹個老者和五個年輕人,六人身上穿的衣服都是白色,且後背上都有壹個三水紋的標誌,唯壹不同的就是水滴的顏色,老者是紫色,而五個年輕人則是金色。
  老者正在遙望東方,壹直是眉頭緊鎖的狀態,而五個年輕人則神色各異,有兩個正順著老者的目光,也看著江面,似乎是想看看老者在看什麽;有兩個則時不時回過頭看著船艙裏面,明顯壹副心不在焉的模樣;只有最左側的那個,低著頭,似乎也跟老者壹樣,正在思考著什麽。
  不知過了多久,老者緊鎖的眉頭松弛下來,才回過頭看著身後的五個年輕人,註意到前面四人的神態,頓時無奈的搖了搖頭,可看到左側那人,又目光壹亮,沈吟了片刻,他才輕咳兩聲,先將五人驚醒,才緩緩開口。
  “還有多久到揚州啊?”
  “回四爺爺,還有兩個時辰!”
  五人脫口而出的回答,幾乎是異口同聲的。
  看到五人回答的這麽快,老者臉上頓時露出壹絲笑意。
  這就是他陸氏的本事了,對江面的熟悉,遠超其他人,即便是黑夜,也能通過壹些特殊的本事,辨認出自己所處的位置,再根據船只航行的速度,測算到目的地的距離。
  老者先是擡頭看了壹眼船艙,再將目光轉向五人。
  “今天跟那位徐州田公子聊過了吧,覺得他為人如何?”
  五人都相互對視了壹眼,最終還是右側那個年輕人站了出來,沈思壹會兒後,拱手回答道:“不愧是聖地傳人,田公子對天下各州風土人情聊熟於心,談吐見識,遠超於我,就是他因老師過世,情緒不高,否則我還真想與他過過招,見識見識白鹿書院的浩然正氣,到底有多強!”
  “我也是!”
  “我和大哥想的差不多。”
  “田公子為人確實不錯。”
  右側那人開口,另外中間的三人也都紛紛出聲,不過想法都與為首那人差不多。
  老者聽到四人的回答頓時眉頭壹蹙,低聲道:“跟他過招?田公子是正心三境的正身小儒,等同於宗師元氣三境,妳們五人中,修為最高的元東和元甫,不過才宗師二境,就想跟他過招,妳覺得妳們能打得過他?”
  四人聞聲頓時露出壹絲不服氣的表情,老者看到這壹幕又是連連搖頭,不過,發現左側那個年輕人還在沈默,老者臉上又露出壹抹希冀,開口問道:“元甫,妳怎麽想?”
  被點名的年輕人,也就是最左側的陸元甫,面色壹正往前站了兩步,回答道:“我與大哥他們想的差不多,不過我覺得那位田公子,頗有心思!”
  老者聞言眼睛頓時壹亮,追問道:“怎麽說?”
  陸元甫沈吟片刻後,繼續道:“這次雍徐兩州動亂,他的老師紀先生死在雍州,照說他這個學生應該很是悲傷才對,但我和大哥五人去找他,他雖裝的有些悲傷,但跟我們五人交流時,反應依舊敏捷,紀先生昨日夜間死的,照說作為他的關門弟子,田公子的反應,不該只是這樣!”
  “那妳覺得,是什麽原因?”
  “我猜測,只有兩個原因,要不,田公子與紀先生的師生情誼並不像外界傳聞的如此深厚,要不就是,紀先生這次死在雍州,田公子心中早就有數,所以他才……”
  陸元甫說到最後慢慢停住了,因為他看到四爺爺陸典榮臉上的贊許之色,就知道自己猜對了,他頓時意識到是自己的第二個猜測說對了,臉上頓時露出壹抹驚容。
  “四爺爺,紀先生真是故意死在雍州的?”
  陸元甫驚聲壹問,其余四個年輕人都紛紛反應了過來,目光全部聚集在老者身上。
  陸典榮沈吟了片刻,又回頭看了壹眼船艙,輕輕拂過壹陣靈風,將六人周圍全都封閉,才緩緩開口。
  “倒也不能說故意,紀衍之想突破是真的,但突破失敗的情況,他顯然也已經預測到了,所以說他是故意也可以!”
  陸元甫眉頭壹凝,道:“為了什麽?”
  “雍徐兩州開戰!”
  “白鹿書院,想讓雍徐兩州開戰?”
  老者低頭沈思片刻,回答道:“也不能說白鹿書院,白鹿書院還分揚州和兗州,希望兩州開戰的,應該是揚州!”
  這下不止是陸元甫,其余四個年輕人也都開始低頭思索。
  陸氏算是正道壹方,所以對正道六大聖地的了解,遠超魔道六州,夫子最早能順利開辟白鹿書院,最大的助力就是禹神宗,為了回饋大禹神朝,夫子給白鹿書院定下了“忠君為民”的書院理念,早期的儒門子弟,都是以入大禹神朝為官作為追求的。
  但自大禹覆滅,白鹿書院奪揚兗兩州之後,書院內部就開始分為兩派了,兩派雖繼續尊崇夫子為至聖先師,但對“忠君為民”的理念,各有側重。
  壹方覺得大禹陷落,天下大亂,為民才是頭等大事,繼續抱著忠君思想,不但於時勢於事無補,還會影響書院自身的發展;而另壹方則認為夫子的話就是真理,他們覺得,如果因大禹覆滅就拋棄忠君理念,那與叛逆無異,便繼續沿襲忠君為民思想,在大禹聖朝為官,時刻想要協助大禹再次壹統天下,恢復神朝建制,拯救黎民蒼生。
  這樣的理念分歧,也最終促成了白鹿書院的內部分裂,分為兗州派與揚州派,而紀衍之就屬於揚州派,他早年是在大禹聖朝為官的,年紀大了才回到揚州收授門徒,治學著典。
  照四爺爺陸典榮所說,紀衍之希望雍徐兩州開戰,並且不惜以死來促成,那這也基本代表了揚州的立場。
  “我聽說兗州如今勢大,隱隱有聯合冀州,兩方想要壹統正道六州的跡象,冀州壹旦有這個意圖,地處冀州南邊的大禹聖朝就危險了,我猜測,揚州這個時候挑動兩州大戰,應該是想保住大禹聖朝,不被冀州攻擊!”
  這次開口的不是陸元甫,而是最右側的陸元東。
  陸典榮的眼中頓時滿是贊賞之色,這麽短的時間內,就能有如此準確的論斷,可見長孫陸元東,不像剛剛他表現的那麽魯莽,只要有人正確的引導,他並不遜色次孫陸元甫。
  陸元甫聽到大哥的話,在壹旁也輕輕點了點頭,顯然是同意了他的猜測,思索片刻,追加道:“大哥說的不錯,但紀衍之的死,只怕還沒這麽簡單,他不止挑動了雍徐兩州的動亂,雖然不知道他的具體死因,但我聽說,這次銅陵妖魔之亂,徐州是出兵跨界到雍州的。
  這樣看,徐州借著紀衍之率先跨界破壞晉都盟約,結果沒攻破銅陵不說,紀衍之還死了,照常理,萬劍聖宗怎麽說也要派壹尊大能親自護送紀衍之的屍首回揚州,也好想白鹿書院表態,結果他們誰也沒派,只是雇咱們陸氏幫著運屍首回揚州,如此看來萬劍聖宗對紀衍之的意見很大,大到他們都不惜得罪白鹿書院,都要羞辱紀衍之這壹下!”
  陸典榮點了點頭,次孫陸元甫的話很好理解,雖然不知道內情究竟怎麽樣,但至少表面上看,紀衍之是幫著徐州攻打雍州的過程中死的,萬劍聖宗再怎麽說應該要重視紀衍之的死才對,可他們卻連壹個人都沒派,只是雇了陸氏運送紀衍之屍體回揚州,如此羞辱壹尊書院大儒,別說白鹿書院,天下儒門只怕都不會答應。
  萬劍聖宗會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在得罪天下儒門麽,肯定是知道的,但他們依然還是選擇這麽做了!
  足見,這次紀衍之肯定是把萬劍聖宗給坑慘了。
  “皇甫星連晉都盟約都給撕了,雍徐兩州的大戰已經不可避免,也難怪萬劍聖宗會這麽氣了……”
  陸典榮心中低吟了壹聲,臉上露出壹抹無奈之色。
  “紀衍之這壹死,兗州和冀州的聯手就要往後推,大禹聖朝得到喘息的機會,白鹿書院和徐州之間生了嫌隙,對這場大戰別說幫忙了,甚至很有可能會落井下石,給徐州難堪。
  大禹聖朝面臨北方冀州的壓力,正迫切需要同盟,說不定會趁勢聯合徐州,建立同盟不說,若是能擊潰雍州,說不定還能擴張壹波。
  如今天下十大聖地,雍州最為弱勢,甚至隱隱有傳聞,羅剎魔教要成為第壹個覆滅的聖地,如此大好的機會,雷音寺定然不會錯過,他們惦記聖地之名可是很久了。
  我聽聞這次銅陵之亂,浩然聖宗的練凝雪和紫清聖宗莫虛子兩人也去了,浩然聖宗和紫清聖宗,與儒門都不對付,他們肯定會去幫徐州,惡心壹下白鹿書院。”
  陸元甫壹連說了許多,說完後他眼中的神色逐漸清晰,顯然對壹切事情的脈絡也有了清楚的把握,最後才緩緩搖了搖頭,感嘆道:“想不到,紀衍之以壹人之死,挑動了正道七州六大聖地的筋骨,不愧是儒門大能啊……”
  其余四人聽到這番話,都陷入了沈思,他們雖然想的沒這麽多,但陸元甫壹說還是很快就能想通。
  “六大聖地雖自詡正道,但互相之間也無時不刻想要吞並掉對方,從州界設防的嚴苛程度來看就知道,既是各懷鬼胎那也就沒有什麽單獨兩州的戰事,但凡牽涉到州界爭端,肯定就是牽壹發而動全身,只要戰事擴大到壹定規模,儒門和冀州也不會獨善其身,肯定也會下場參與的!”
  “依我看還不止如此,如果說正道之間還留著壹層窗戶紙沒捅破,那魔道之間的互相蠶食的意圖,就幾乎是已經擺在明面上的,羅剎魔教大戰,其余三大魔道聖地肯定不會坐視不理,羅剎魔教很容易陷入腹背受敵的情況,這次,只怕真可能要傷及根本了!”
  兩個年輕人繼續開口,其余人聞言都露出了贊同的神色。
  陸典榮看著五個孫子,尤其是次孫陸元甫,臉上的表情更是贊許連連,他陸氏雖世居雲瀾古江之上,卻也是聞名天下的豪強,且還是二十二個天級大勢力之壹,對族中子弟的培養可不能放松。
  陸氏作為天下名望,族內婚配以及血脈延續極其嚴格,故此傳承至今壹千多年,從始祖陸聖康到現在,也才只有八代人,按字輩往下排,分別是聖、康、繼、祖、明、典、開、元,到眼前這壹代元字輩,總共有壹百多個子弟,其中最優秀的就是站在自己面前的五人,從大到小分別為:
  元東、元甫、元紹、元毅、元哲。
  陸氏培養子弟與其他家族不壹樣,雖也有嫡系與支脈,但卻並不以直系血脈為準,並不會因為妳父親是嫡系,妳就是嫡系,壹切都全憑本事,最看重的自然就是修為,其次才註重頭腦。
  “四爺爺,揚州到了!”
  陸典榮正沈思間,被長孫陸元東驚醒,擡頭望向江岸邊,看到壹塊上書“揚州”的巨型界碑,以及界碑下面站著的壹大群白衣儒生,微微點了點頭,先是撤去籠罩在六人頭頂的屏障,然後才回頭看著船艙,呼喊道:
  “田公子,揚州到了!”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